You are using an outdated browser. Please upgrade your browser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注音字典

中國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現一個改革漢語拼音方式的運動,史稱「切音字運動」,此運動出現許多套改造漢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紐文」與「韻文」方案後來成為注音符號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後,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編。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報》第21號,刊登章太炎的〈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1]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22個「韻文」,是為今日注音符號的前身。因為當時的中國漢字仍是用二千年以來的「反切」方法,用漢字注音,相當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文字,以「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

中國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現一個改革漢語拼音方式的運動,史稱「切音字運動」,此運動出現許多套改造漢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紐文」與「韻文」方案後來成為注音符號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後,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編。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報》第21號,刊登章太炎的〈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1]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22個「韻文」,是為今日注音符號的前身。因為當時的中國漢字仍是用二千年以來的「反切」方法,用漢字注音,相當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文字,以「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

注音字典

by Dream With Us
注音字典
注音字典
注音字典

What is it about?

中國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現一個改革漢語拼音方式的運動,史稱「切音字運動」,此運動出現許多套改造漢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紐文」與「韻文」方案後來成為注音符號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後,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編。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報》第21號,刊登章太炎的〈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1]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22個「韻文」,是為今日注音符號的前身。因為當時的中國漢字仍是用二千年以來的「反切」方法,用漢字注音,相當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文字,以「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

注音字典

App Details

Version
1.2
Rating
NA
Size
47Mb
Genre
Reference Education
Last updated
October 23, 2018
Release date
May 13, 2017
More info

App Screenshots

注音字典 screenshot-0
注音字典 screenshot-1
注音字典 screenshot-2
注音字典 screenshot-3
注音字典 screenshot-4

App Store Description

中國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現一個改革漢語拼音方式的運動,史稱「切音字運動」,此運動出現許多套改造漢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紐文」與「韻文」方案後來成為注音符號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後,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編。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報》第21號,刊登章太炎的〈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1]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22個「韻文」,是為今日注音符號的前身。因為當時的中國漢字仍是用二千年以來的「反切」方法,用漢字注音,相當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文字,以「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

在臺灣,小學生學習漢字前,必須上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課,也有不少幼稚園亦已經教授。日常生活中,注音符號既用來標注生僻字,亦是常用的漢字輸入法,其推廣相當普遍,多數電腦使用者均熟練使用。

Disclaimer:
AppAdvice does not own this application and only provides images and links contained in the iTunes Search API, to help our users find the best apps to download. If you are the developer of this app and would like your information removed, please send a request to takedown@appadvice.com and your information will be removed.